•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èr yuè èr rì

二月二日

作者:李商隐 
zǐ quán gōng diàn suǒ yān xiá     yù qǔ wú chéng zuò dì jiā
紫泉宫殿锁烟霞   欲取芜城作帝家
yù xǐ bù yuán guī rì jiǎo     jǐn fān yīng shì dào tiān yá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yú jīn fǔ cǎo wú yíng huǒ     zhōng gǔ chuí yáng yǒu mù yā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dì xià ruò féng chén hòu zhǔ     qǐ yí zhòng wèn hòu tíng huā
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二月二日》古诗词释义:

李商隐的《二月二日》是中国唐代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下面对每句诗的解释如下:

1. **紫泉宫殿锁烟霞**:紫泉指的是长安的御沟,这里的“宫殿锁烟霞”描绘了长安城内宫殿如画,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2. **欲取芜城作帝家**:芜城,这里可能是代指其他地方,诗人借用这个词来暗指一个试图取代长安成为帝国首都的地方。诗人表达了一种对长安盛衰更替的感慨,以及对新政权试图模仿长安辉煌景象的讽刺。

3. **玉玺不缘归日角**:玉玺是古代帝王的信物,代表权力的象征。日角则是古代认为的帝王之相,即额头有如太阳般的隆起。这里用“不缘归日角”表达了一种遗憾,暗示如果不是因为某位拥有帝王之相的君主(这里的“日角”可能是对李渊或李世民等开国君主的暗指),长安的政权也许会更长久。

4. **锦帆应是到天涯**:锦帆代表奢华和远行,这里暗示了长安的军队和权力曾经达到的遥远边界,同时也含有对过去辉煌时光的怀念和对权力覆灭后的荒凉景象的暗示。

5. **于今腐草无萤火**:腐草是指腐败的物质,萤火则象征着短暂而光芒的微光。这里通过对比“于今”和“萤火”,表达了对往日繁荣景象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腐败、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6. **终古垂杨有暮鸦**:垂杨指的是柳树,暮鸦则是傍晚时分归巢的乌鸦。这里通过“终古”(永远)和“暮鸦”的永恒形象,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以及对历史变迁、人事凋零的感慨。

7.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这句诗是引用了南朝陈后主的典故,陈后主指的是陈叔宝,他沉迷于歌舞升平,最终国破家亡。这里“后庭花”指的是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这是一首靡靡之音,被后世视为亡国之音。诗人假设如果在地下遇到陈后主,就不会再让他询问《玉树后庭花》了,暗示了历史的教训和对当前政治局势的警告。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权力腐败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忧虑。

《二月二日》古诗词赏析:

李商隐的《二月二日》是一首深沉的咏史诗,以独特的视角与情感,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世的沧桑。通过这首诗,李商隐借助对二月二日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刻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想象性反思,表达了对朝代兴衰、历史规律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题目解析

- **紫泉宫殿锁烟霞**:以“紫泉”和“烟霞”这两个意象,描绘了皇宫的富丽与神秘,暗示皇宫被“锁”,象征着统治者的封闭与隔绝。在这里,“紫泉”可能指长安,唐时的都城,常用来代指唐朝。
- **欲取芜城作帝家**:此句通过想象古代帝王将芜城(可能指其他非都城的区域)作为帝都,表达了对历史规律的讽刺与对权力更迭的无奈。这句话暗示了历史上的权力中心并非恒定,而是随时间与事件的变迁而变化。
-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其中“玉玺”象征权力的合法继承,“日角”则用以指代皇帝(如李渊,因其额头有如日角状的标记),暗示了命运与传承的错综复杂,强调了历史进程中非直接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历史的无情与变迁的不可逆转。萤火虫的消失与暮鸦的永恒,象征着时代的更迭与事物的消逝,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与时间的流逝。
-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这一句将视角转向历史中的具体人物(陈后主),通过假设的对话,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陈后主(陈叔宝)是南朝末帝,因沉迷于宫廷享乐而亡国,这里用“后庭花”这一曲调的典故,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其对后人的警示。

### 总体解读

《二月二日》通过对比、想象与历史的联系,展现了李商隐对历史、权力、命运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特定历史时刻的描绘,更是在探讨朝代更替、历史循环与个人命运之间的深刻关联。李商隐以独特的诗风,寓深邃的历史哲思于婉转的诗句之中,展示了唐诗中深沉的历史感与悲壮的美感。

李商隐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